主页全站地图联系我们

东极抚远网微信平台

联系我们Contact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抚远人文 > > 正文抚远人文

抚远黑龙江的白四爷庙的神秘传说——白四爷究竟是何方神?

发布时间:2019-12-19 丨 阅读次数:

抚远黑龙江的白四爷庙的神秘传说——白四爷究竟是何方神?

  抚远不但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物华天宝,民风朴厚,传说神奇。  距离抚远县东城北10公里的黑龙江南岸的城子山附近,江水湍急,石崖陡峭,风景秀丽。山脚有一自然山洞,高2米,宽1米,深约4米,上面是莽吉塔古城,下面便是闻名遐迩的白四爷庙。这座庙宇就是由县政府出面组织当地居民集资在山洞前为纪念行侠仗义,扶困济贫的白四爷而修建的一座集道教、佛教、萨满教于一身的庙宇。  白四爷庙,1998年建成。庙高12.12米,宽3.6米,庙宇长10.8米,并供有白四爷塑像一尊。庙宇红柱朱门、白墙金瓦,映衬在碧树丛中,十分耀眼。  据《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一书记载,早在百年前,伊力嘎(今抚远县城)、科勒穆(今小河子)、海青、团山子(今饶河县城)、拉哈苏苏(今同江镇)等黑、松、乌三江沿岸曾建有五六处白四爷庙。然而最著名的白四爷庙便是抚远县城附近的这座白四爷庙。解放前航行路过城子山脚下黑龙江江面的中、俄船只,无论大小,是客船还是货船,都要鸣笛致意,焚香、送匾挂红,以求行船平安。  每年渔期渔民们都要去白四爷庙焚香上供,以图吉利。外地来的游人和善男信女们纷纷前来烧香祭祀。土改斗争时,白四爷庙虽然被群众拆毁,但遗址前、山洞内,依然香火不断。抚远县政府因势利导,顺应民意,依靠群众集资重建了白四爷庙,不仅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更是保留独特的民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关于“白四爷”的传说颇多,不过以下的传说故事最为动人。  相传东海龙王有四个儿子,其中三儿子黑龙生就一副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专爱打抱不平,在东海一带声誉极高;而四儿子白龙则让龙王感到伤脑筋,自幼蛮横任性,天天着法子惹是生非,却又无人敢管,人称“小霸王” 。  这一年,正逢插秧谷时节,整整99天滴雨未下,天下大旱。龙王任命四个儿子分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视察旱情,借机施术降雨,搭救众生。临行前老龙王不放心小儿子白龙,便命黑龙和白龙同行,一道前往东北降雨抗旱。到东北后,只见大地龟裂,草木枯死,哀鸿遍野。情急之下,黑龙和白龙便施开了法术,只吞吐三下,便把那长江、洞庭之水尽数运了过来,甘霖普降,旱情大减,人们无不敲锣打鼓,焚香上供,跪地拜谢。忽一日,黑龙和白龙所过之处,见那里水丰草美,庄稼茂盛,毫无旱象。黑龙深知此地物华天宝,独承恩泽,必是不平凡去处,正待在此歇脚,不料此时的白龙因一路上呼风唤雨,好不得意,此刻又正在兴头上,哪管它旱是不旱,张开血盆大口便吞吐起来,顷刻间,一个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便成了一片汪洋的水乡泽国。黑龙大怒,咬住白龙的龙须,令他不得再张口吞吐,白龙负痛,索性与黑龙大战起来。只见得江水咆哮,浊浪排空,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仍不见胜负。这时,遭此突来灾祸的当地百姓已看出端倪,纷纷前来为黑龙助战。此番战持续了七天七夜,最终黑龙得胜。但因遍体鳞伤,跌落在江水中奄奄一息,人们含泪抢救黑龙,并将这条血染的河流称之为黑龙江,以纪念黑龙的壮举。  孰料,七天七夜的恶斗,惊动了玉皇大帝,派了81名天兵天将将白龙捉拿了去。将其化为蛇身,贬到深受其害的伊力嘎(绥远州治,即现今的抚远县城)的城子山头,命其隐身于此,戴罪立功,如功德圆满,自可赎回龙身。  绥远州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距京都足有六千多里之遥。别看这里人烟稀少,天气寒冷,百里不见村,十里不见人,却凭着先天水阔土肥的优势,成了大烟土和大麻哈鱼的主产地。每到大烟收获或大麻哈鱼汛期,来来往往的商贾便云集于此,小镇显得空前繁华热闹。从哈尔滨坐船经绥远到饶河、虎林去,必经一处险滩,人称此处为“鬼见愁”。为减少事故的发生,当地人只好沿着南岸陡峭的石砬子,拴上三道缆绳,过往船只能拉纤般拽着绳索,方能一步步挪出“鬼见愁”。来往船只经常在这里遇险。  1926年的夏天,虎林县一条“兴林号”商船途经绥远,突然西南方向刮起一阵狂风,只见江岸上飞沙走石,乱草遮天,狂风像巨大的妖魔,掀起滔天巨浪,猛烈地摔向船帮。大船被刮得左右摇晃,眼看就要沉没了,正在满船人无不吓得大哭大叫,哭爹喊娘之际,忽觉大船稳稳上升数米,离开江面,似在腾云驾雾一般,而天空中影影绰绰出现一白胡子老头,手执拂尘含笑伫立在尘雾中,只见他轻甩数下拂尘,霎时间风平浪静,日丽天晴,大船已在不知不觉中向前驶出数千米,再看那白胡子老头,早已无影无踪。船上众人惊讶不已,知是遇上了神仙搭救,急忙跪地磕头拜谢。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百姓都知道了白胡子老头施仙术救人的故事。此后这一带又发生数起险情,总能够化险为夷。因此,关于白胡子老头的身家来历也越传越神。据小河子的百姓说,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城子山头经常出现一条大蛇,像水缸般粗细,尾巴绕在城子山头的树上,脑袋伸到江中急流里喝水。见过的人均道是蛇仙乘雾显圣。此种说法越传越远。  据传城里忠善堂有个叫吕老七的帮座,这吕老七真名不详,在伯力城给帝俄病院当过杂工。民国10年(1921年)带着妻女来到绥远,一边做买卖,一边当忠善堂的帮座。就在这年冬天,吕老七去小河子办事,走到石头卧子的对个江道上,不小心掉进了清沟里,因清沟水流急,吕老七在水里边扑腾边快速地被冲往下游。冬天的江水寒冷刺骨,棉裤棉袄被水浸得越来越沉,眼看就要沉没了,忽然他觉得有一只大手托着他往下游去,一直把他托到岸边。脚一触地,原本迷迷糊糊的吕老七突然想到,莫不是遇到了人们传说的蛇仙了吧!吕老七问道:“敢问神仙尊姓大名,弟子承蒙您的大恩大德,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弟子将永远供奉您的神位。”说了一气才敢睁开眼看,但见一位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头正笑吟吟地捋着胡子看着自己。“我不是什么神仙,我姓白,在家排行老四,家就住在城子山头,因自小在江边长大,因而练就了一身好水性。有人落难、出手相救本在人之常理之中。”白胡子老头说罢便欲转身离去。吕老七不信,扯手不放,非要跟着白四到他家去看看。白四无奈,只好领他来到城子山脚下,果然见一座气派的青石房立在悬崖峭壁之下。走进去,但见室内烛光闪烁,烟雾缭绕,香气四溢,宏伟宽敞,富丽堂皇。白四端上两壶好酒,说是为吕老七驱寒。酒过三巡,二人相谈甚欢,一醉方休。吕老七醒来后,发现自己睡在一个潮湿的山洞里,洞壁上有一个一尺宽的裂隙,深不可测,似可通往山顶,暗忖这也许就是白四的修身之处了。  此事经吕老七传出后,人人深信不疑,开船的更是信以为真,皆尊称白四为“爷”,并自发捐款在白四爷洞前建了一座小庙。从此“白四爷”这个名字便传扬出去了。起初过往的商船只是在急流险滩处遇险情时鸣笛三声,希望得到白四爷的庇佑和救助。后来,凡是从哈尔滨经绥远到饶河、虎林的商船,在白四爷庙前经过时都要鸣笛,即使不到饶河,有些船也特意到白四爷庙前去鸣笛致意。  再说吕老七见此情景正遂心愿,为了让白四爷更加威名远扬,他更是各处游说,广泛宣传。人们纷纷前往,烧香磕头,上供送匾,尤其是每年的大年初一这一天,从江道上奔往白四爷庙烧香上供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一时间,白四爷庙的香火极盛,远至京城,近至饶河、虎林的人们纷纷来这里烧香还愿。  据说民国初期,兵匪祸乱横行,这年冬天,在江对岸住着的一股胡匪共计九百多人过江来攻打绥远。连续攻打三天三夜未能克城。每到晚上,只觉得城下的战壕里全是人,枪声响如爆豆,防守甚是严密,胡匪心惊胆战,不敢攻打,最后不得不退下来。此事一传开,人们无不认为是白四爷显灵,指木为兵,保卫了绥远,不然绥远早就被这帮胡子洗劫了。人们纷纷到城子山小庙烧香送匾,把洞里洞外挂得通红一片,供品满桌,香烟缭绕。此时,有民间人士提议,白四爷护城有功,应该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来供奉他老人家的神位。这一提议得到了官兵、船商和抚远百姓的响应。一年的时间共筹集资金4万多元。1935年,一座300多平方米的白四爷庙在县城西山脚下落成,取名白云寺。寺庙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朱柱绿阁,灰瓦白墙,十分宏伟壮观。殿内,上首正中,白四爷像身高九尺,红脸长须,二目炯炯传神,周身上下云雾缭绕,飘飘然然,栩栩如生。  据当地老一辈人讲,盛极一时的西山脚下的白云寺是一夜之间凋敝的(1948年春,白云寺被群众拆毁),那个叫吕老七的住持亦神秘失踪。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子山头重建的白四爷庙香火又红火起来。白四爷庙
华夏东极——魅力抚远 东极抚远网
备案号:黑ICP备15008240号-2
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抚远镇
返回顶部||XML地图